壹
久坐少动长痔疮
A先生是一名办公室白领,平时的工作需要长时间久坐。最近经常出现拉完大便后便纸上出现鲜红色血迹,这让平时很注重身体“保养”的A先生很是紧张,医院求医就诊,医生告知A先生,他这是得了“混合痔”了。痔疮是临床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俗话说“十人九痔”,足见“痔疮”发病率之高。我们人为的将“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人们在得了“痔疮”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便血,便血的量可多可少,少则1、2毫升,仅仅是便纸上有少量血迹,多则数十毫升,表现为便后滴血、射血或喷血。“痔疮”出血,血液的颜色大多表现为鲜红色,常伴有拉大便时,肛门里面“小肉球”(痔核)突出。贰
时尚达人节食后肛裂
B小姐是一位时尚达人,平时为保持苗条性感的身材,经常节制饮食,就是喝水都怕变胖。最近,B小姐有点苦恼,每次大便肛门都撕心裂肺的疼痛,还有滴血。以为自己得了“痔疮”的B小姐自己前往药店买了“痔疮药”用,可是没有任何作用;饱受痛苦的B小姐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医院肛肠科就诊,医生经过检查,告知A小姐,她是得了“肛裂”。“肛裂”是指肛管直肠下段的慢性感染性、缺血性溃疡,多见于“便秘”或长期排便困难的人群,临床多见于青壮年,尤以20-40岁群体多见。肛裂最主要的症状便血的同时,伴有肛门排便时和排便后规律性疼痛;肛裂便血量一般不多,多见便纸染血或者滴血,颜色为鲜血。叁
退休教师看书
看出结肠息肉
C伯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读报,每天一杯淡茶,一叠报纸,是C伯退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因为喜欢看书读报,C伯对养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平时对自身也及其重视“保养”。可不管C伯如何“保养”,身体还是出了问题。原来,一个多月前,C伯无意中发现自己经常在大便表面看到丝丝暗红色血迹;刚开始C伯认为只是一点点血迹,有没有腹痛、腹胀的,肯定是“痔疮犯了”,并没有在意。后来在报纸中看到自己这种情况可能是“肠癌”,C伯急医院肛肠科就诊,医生给C伯完善相关检查后,告诉C伯,他得的只是“结肠息肉”,并不是“肠癌”。“肠息肉”是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的一种病变,通俗的说,就是长在肠腔里的一个肉疙瘩。大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由于肠息肉一般很少出现临床症状,所以容易被忽视,大多数息肉都是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的。便血是息肉的临床表现之一,肠息肉便血表现为无痛性大便带血,多表现为便时出血,排便后出血停止,大便表面带血,血量可多可少,色鲜红或暗红,一般血液不与粪便想混,当息肉数量多,个体较大,位置较高时,可出现予大便想混的血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肠息肉中的“腺瘤”,特别是绒毛状腺瘤被认为是癌前病变,需要早发现,早切除。肆
尤其要警惕便血
便血,也是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肠癌的便血,表现为“带脓血”“带粘液”的血便,中晚期肠癌患者,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腹部包块、消瘦等表现。当出现粘液血便、或脓血便时,一定要倍加小心,因为不管是典型的肠癌,还是诸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也会引起“粘液脓血便”的疾病也绝非“小毛病”。所以,临床上小到“痔疮”、“肛裂”“肠炎”,大到“直肠脱垂”“克罗恩病”“肠癌”都可能会引起“便血”。反复的便血,不仅会引起贫血,更应警惕是某些肠道疾病的信号,特别是某些肠道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应该引起大家的充分重视。一旦发现便血,千万别简单的认为是“痔疮”出血,简单的用些“痔疮药”应付了事,应该第一时间医院专科就诊,专业医生的一次“简单的”检查,比如肛门指检、肛门镜检、结肠镜检查等,就可以避免悲剧发生。肛肠科主任常城常城:
肛肠科主任主治医师
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医院和河南中医科大学培训学习。
擅长:全程无痛微创肛肠手术,手术以干净、利落、彻底而闻名。特别擅长治疗肛肠疾病,包括痔、瘘、裂、脓肿、直肠息肉、出口梗阻型便秘及大肠肛门部肿瘤等病症。
对便秘、炎症性肠病等中西医结合的诊治独具特色,对无痛及微创治疗复杂性肛瘘、环状混合痔、重度痔疮、痔疮等肛肠科疑难杂症也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受到患者的认同和赞赏,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End您的信赖,我们的力量
医院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