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标组织学缓解

文章来源:缺血性肠炎   发布时间:2021-12-18 16:49:44   点击数: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程迁延,往往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基于症状改善的临床缓解并不能改变UC的自然病程,近年来黏膜愈合被作为UC的主要治疗目标。但研究显示多达40%的患者在取得临床和内镜缓解的同时,仍存在持续的组织学炎症,这与UC的临床复发、接受结肠切除手术和异型增生风险更高具有相关性。随着UC治疗手段的不断进展及患者治疗期望的提高,组织学缓解有潜在可能成为UC未来的"治疗目标"。年ECCO共识中亦声明组织学缓解是UC的治疗目标。本文对UC组织学缓解的定义、评价体系、临床意义进行阐述,为组织学缓解作为UC的治疗目标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一、组织学缓解的定义

UC的组织学病变主要包括:(1)急性病变:炎性浸润(黏膜固有层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炎、隐窝脓肿、基底部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间质改变)、黏膜糜烂、溃疡。(2)慢性病变:黏膜结构破坏(隐窝扭曲分支、拉长、萎缩或缺失)、上皮破坏(潘氏细胞化生、杯状细胞或细胞内黏液减少)。

目前尚无组织学缓解的统一定义。美国的一项荟萃分析纳入15项研究共计例患者,探讨组织学指标在预测UC疗效的作用,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UC理想疗效的组织学特征包括上皮无中性粒细胞、固有层无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不增加、慢性炎症细胞的浸润无增加。Gheorghe等将组织学愈合定义为黏膜无残留炎症、无隐窝结构变形和(或)萎缩。在年,国际炎症性肠病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OIBD)接受组织学缓解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隐窝和固有层不存在中性粒细胞;基底不存在浆细胞,理想情况下固有层浆细胞减少至正常;固有层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正常。

纵观上述结果,对于UC组织学缓解的定义,有些研究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znm.com/jbcs/1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