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球蛋白下降为预后不良之兆

文章来源:缺血性肠炎   发布时间:2014-10-17 14:41:58   点击数:
  

(9)约30%活动性病人,可见小肠木糖吸收障碍。40%的病人有水、钠、氯、脂肪吸收障碍,偶见维生素b12吸收障碍或维生素k缺乏。

(2)血沉:血沉增快是疾病活动期的简易而可靠指标之一。

(7)铁代谢:常由慢性失血可致铁储备减少,血清铁、铁蛋白及转铁蛋白下降。

(4)凝血因子与纤维蛋白原:血液中凝血因子的缺乏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原因,可能与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k及并发肝病有关。纤维蛋白原常降低,但重度患者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现高凝血状态,引起血栓形成,主要由于第ⅷ因子活性增加,常见本病活动期,预后不良。这时表现为纤维蛋白原增加。

(8)血锌:在应用acth治疗或完全性肠道外营养者,血锌含量可降低。

(10)大便常规:肉眼检查发现血、粘液及脓血,镜下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及吞噬细胞,粪便培养无真菌及致病菌生长。

(5)电解质测定:血清电解质紊乱见于重度病。低血钾症最常见,低血钠症次之,亦可出现低血镁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

(3)血清蛋白电泳:α1糖蛋白升高是为活动期可靠指标,α2糖蛋白升高则反应病情缓解。低蛋白血症说明病变广泛,通常已越过乙状结肠。γ-球蛋白下降为预后不良之兆。

(6)肝功能方面:部分病人有异常。

(1)血常规:中、重度贫血病人,血象提示为低血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系缺铁与失血引起,有些病人与溶血有关。白细胞正常或升高,明显升高与核左移、中毒颗粒出现见于重症。血细胞压积低于25%。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病情持续者。

全国治疗牛皮癣最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znm.com/jbcs/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