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便失禁的原因
(1)腹泻
(2)大便秘结一呈现腹泻症状,但实质上是便秘。
(3)神经源性
①无抑制性排便:多发性脑梗死、痴呆等;
②便意丧失、括约肌收缩不全:糖尿病、骶髓疾病等。
(4)结肠、直肠及肛门括约肌疾病
①癌;
②大肠炎;
③括约肌的外科损伤;
④直肠脱垂;
⑤憩室炎;
⑥缺血性大肠炎;
⑦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二、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处置
(1)明确大便失禁的原因如果大便失禁的原因不是卧床不起和意识障碍引起的,要查明原因。如果可以治疗的话则要在医生的支持下进行处置。
(2)排便的控制防止腹泻和便秘,如果不能进行自立性运动的话,要通过饮食、饮水、药物等来调节。
(3)持续腹泻时,通过直肠诊确认是否是因粪块堵塞。如有这种情况,可通过摘便的方法去除粪块,也可以通过泻药使水样便沿粪块边缘通过而促使粪块排出。
(4)持续腹泻时,要充分观察附着腹泻便部位的皮肤,以便尽早发现异常。此外,对于附有较多消化酶的皮肤,需要通过护理来避免具有化学性刺激的稀便长期附着于皮肤。
·适时地清洗掉粪便。
·用纸擦去粪便时容易因摩擦损伤皮肤,因此要采用清洗的方法。
·骨突出部的组织容易缺血,粪便刺激该部位的话会损伤皮肤,并容易引起褥疮。
·当可以预料腹泻的发生、持续的时候,可将造口用集便袋贴于肛门周围来预防腹泻造成的皮肤损伤。必要的情况下可先备皮,用肥皂和温水充分洗净后将水分擦干,然后安装集便袋。
(5)对于不希望让他人接触的排泄物的处理,要考虑到患者心情而后再采取措施。此外,在环境卫生、个人隐私、臭味处理、护理人员表情和言语等方面也须加以注意。
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