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后盲目运动风险警示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

文章来源:缺血性肠炎   发布时间:2025/2/27 11:20:37   点击数:
  

流感缠身一周,我决心通过锻炼来加速恢复,毕竟出汗总归是好事嘛!”“然而,这胸闷、头晕、恶心的感觉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运动过量了?”29岁的小程,在经历了一周的乙流折磨后,终于退烧并稍感好转。为了更快地恢复健康,他决定外出跑步以促进排汗。然而,就在跑步过程中,他突然感到头晕、乏力,并伴有恶心,随后便昏倒在地。紧急送医后,小程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医生提醒: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导致低血压休克。那么,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呢?其实,心肌炎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虽然病毒感染可能侵害全身脏器,但心肌对这类病毒特别敏感。通常,心肌炎会在病毒感染(如感冒或胃肠炎)后1至3周内发病。严重的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休克和猝死。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表现多样,取决于病情的轻重。在早期,患者可能感到疲乏无力、胸闷气短、心悸、头晕,同时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轻度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则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或缓慢,这些症状一般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测到心肌缺血的改变。然而,重度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情极为凶险,死亡率高达70%~80%,患者可能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因心脏骤停或猝死而离世。此外,心肌炎的病程长短不一,可能从数小时持续到数月。严重的并发症,如扩张型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引起的心脏骤停,是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因此,当出现心慌、胸闷、气急等不适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和抽血检查以确诊。

年轻人由于饮食、睡眠不规律等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诱发心肌炎。感冒后不注意休息或进行错误运动都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年轻人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可能过于强烈,这种“过度反应”会误伤正常心肌细胞。

在感冒或流感时,由于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侵入身体,机体新陈代谢加快,肝肾解毒及排泄功能也随之加快。此时,如果进行剧烈运动,将增加机体的负担,导致体温升高、体能过分消耗甚至虚脱。同时,这也会严重增加心肺系统的负担,进一步削弱免疫力,有可能引发急性心肌炎甚至危及生命。心肌炎的防范措施主要在于预防病毒感染后的过度活动和应激。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来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因此,在感染病毒后,充分的休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避免剧烈运动和减轻心肺系统的负担,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肌炎的发生风险。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期,运动是绝对禁忌的,患者应确保至少休息半个月至一个月。对于心肌损害较重的患者,建议在前三个月避免剧烈运动,并减轻心理压力,做到劳逸结合。

除了充分的休息,医生还强调了以下三点预防措施:

首先,多喝水。温开水是最佳选择,也可以适量加入盐和糖来补充电解质。

其次,对症治疗。若出现发热、咳嗽、鼻塞、肌肉酸痛、头痛头晕、乏力、腹胀、呕吐等症状,务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若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或晕倒抽筋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总之,在感冒期间,我们应该好好照顾自己,确保至少休息两周,以便彻底恢复后再逐步开始日常活动,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znm.com/jbwh/1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