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十一”长假,很多人已经做好了外出旅游的打算。然而,在外游山玩水,享受假期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旅行出游的首要原则是安全和健康。外出旅游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预防疾病侵袭。万一在旅途中出现突发状况,要掌握一些正确的处理方法。在此,医院急诊科给大家普及一下院外急救知识,希望大家在外出旅游时,享受旅途的同时生命健康也有一定的保障。
旅途中发生突发状况,可以这样应对
1
晕车
晕车是很多人外出旅行要面对的一个头疼问题,只有压制了晕车症状才能保证旅行的好状态。空腹、休息不好、感冒等,容易引起晕车。出现晕车症状时,可以适当用力按压合谷穴(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也可以按住太阳穴。晕车的人还可在乘车前20-30分钟,将鲜生姜切成2毫米左右的姜片,面积为5分钱硬币大小,将其覆盖在肚脐上,外用医用胶布固定。若乘车时间超过10小时,可中途更换一次。对于晕车严重者,可同时口服一片生姜。此方不适于胃火较盛者。
如需吃药,一般需在乘车前半小时到1小时前服用(晕车药,一般药店都有卖,后面小药箱里有具体药品选择),以保证及时起效。儿童晕车建议使用晕车贴,尽量不要吃药。晕车的人,最好不要在车上看报纸、看书或玩手机等,以免加重晕车症状。
2扭伤
爬山是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但要注意避免因爬山而导致跌倒扭伤。不慎扭伤后,应尽快坐下来休息,用冰水或冷水敷在患处,以消肿止痛;用干净的绷带或毛巾压在患处,进行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以消除肿胀。有条件的话,医院检查一下是否骨折。扭伤时,切忌立即在患处涂抹红花油并搓揉按摩,这样会加重红肿;也不能立即热敷,否则会加重出血。
3食物中毒
外出旅游,少不了品尝各种特色美食,如果吃东西不注意或不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最常见的就是因在外地吃了不洁净的东西,导致腹泻或急性肠胃炎。所以,准备一些抗肠道感染的药物很有必要。(具体药品见小药箱)
一旦怀疑出现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进食,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如果已经开始呕吐,要注意在呕吐之后及时喝水,以免因缺水导致休克。如果因食物中毒引起腹泻,并伴有面色苍白、出虚汗、手脚冰凉等症状,即便年轻体力好,也一定要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导致晕厥。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预防食物中毒,旅行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到正规的餐馆吃饭,小摊小贩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另外,生水是不能饮用的,更不要直接喝江水、河水、湖水等。
4过敏
过敏体质的人外出前,一定要带好药物。皮质类激素治过敏见效快,但很多人担心其副作用大,其实大可不必。专家解释,紧急时用一次不会带来什么危害。皮质类激素应在3天之内马上停用,突发哮喘时,无医生指导下,自己最多用两次。出现过敏症状时,口服自己的常用药就可以了。(具体药品见小药箱)过敏厉害,如哮喘发作导致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
5虫咬、蜂蜇
在户外山林间游玩,被叮咬蜇伤是比较常见的事。登山前最好穿上长衣长裤,这是防止蜂蜇、虫咬的最好办法。如果不慎被蚊虫叮咬,可以涂点氨水或肥皂水,中和解毒。但如果被蜜蜂、马蜂蜇了,首先是想办法脱离蜂群,然后可利用随身带的银行卡刮除毒刺或用胶带粘出毒刺,接着用清水局部冲洗。要涂抹专门针对蚊虫叮咬的药膏,涂氨水、肥皂水反而会加重。如果是大面积蜇伤、毒素量多或者部分患者出现严重过敏的情况,应及时送医以免危及生命。
6烫伤
小面积烫伤,如烫伤处皮肤未破,先要用冷水冲洗,带走热量避免或减少水泡形成。冲洗时间持续20-30分钟至疼痛明显缓解为止。然后再考虑脱掉(最好是剪开)烫伤处衣物或袜子。之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处,必要时就医处理。如果烫伤处皮肤已破,则不要冲洗,以防感染。如有小水泡形成,尽量不要弄破,应让其自行吸收;如果水泡较大,需要让医生处理。千万不要在伤口上涂抹麻油、花生油、牙膏、白糖、面粉等,也不要使用冰水浸泡,这样可能雪上加霜,进一步损伤烫伤部位,更不要迷信各类神奇的烫伤药膏。
7擦伤
遇到开放性伤口,一定要先用酒精或碘酒消毒,但要注意使用碘酒消毒后需要用酒精脱碘。消毒后摁住受伤部位上方的血管,几分钟便可止血,然后以无菌纱布压敷伤口,再用纱布或创可贴包扎。若伤口较深,出血较多,应及时就医。
心梗、脑梗急救知识
外出旅行时,因长途行走过度疲劳,很容易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出现这些情况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非常重要。首先观察患者的心跳和呼吸是否正常。如果心跳、呼吸正常,可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名字使其清醒;如果患者没有呼吸和心跳,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及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做心肺复苏前,可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稍微放低,取后仰头姿势。做心肺复苏,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速度不要过快,以每分钟-次为宜。做胸外按压30次,对患者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出现溺水、触电、气道梗塞等情况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还有呼吸或心跳时,不建议做心肺复苏。因为人工呼吸时,对患者吹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可能导致原本有呼吸的人缺氧。
慢性病患者出游前,最好咨询医生
出游前,慢性病患者最好咨询一下医生,(建议广大有慢性医院体检)或做一次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选择合适的旅游项目。血压不稳定、心衰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中风征兆、胸部疼痛等患者最好不要外出旅游。慢性病患者即使能够外出旅游,也最好选择短程旅行,带足平常服用的药物,如速效救心丸等,并按时服用,以应对慢性病的急性发作。带一些急救用品很有必要
外出旅行时,最好多备一些长衫,以备不时之需。除了必备的衣物和食物外,为了应对旅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带一些可能用到的急救用品也很有必要,如创可贴、绷带、消毒纸巾、酒精等,方便携带,关键时候还能起到大作用。
除了护理小伤口外,创可贴还有其他一些妙用。跋山涉水时间长了,鞋子容易磨脚,在磨脚的部位贴个创可贴,会舒服很多。晕车的人在坐车前找片生姜,用创可贴贴在肚脐上,对于预防晕车有很好的效果。
外出旅游时究竟需要带哪些急救用品,要依据个人的身体情况而定。如果有老年人和孩子,最好带些急救药品,如防眩晕药、止血药等。当然,旅行目的地的不同对需要带哪些急救药品也有影响。去南方的人要准备些祛湿的药物;到海边的人要准备些抗过敏药及防腹泻药;去高原的话,要尽可能预备氧气和硝苯吡啶(心痛定)、氨茶碱等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还需要准备防感冒的药物,以及抗生素和维生素类药物等。
长期在户外活动,容易出现紫外线过敏,对此可以涂抹防晒霜,并随身携带遮光帽以预防日光性皮炎,戴上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眼镜以防日光引起的眼疾。
●急救小药箱
晕车类推荐药品:胃复安片、晕车贴、晕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片、吗丁啉片;
感冒类推荐药品:兵兵退热贴、银翘解毒片、加合百服宁酚咖片、维C泡腾片、藿香正气水;
胃肠类推荐药品:健胃消食片、肠炎宁、吗叮啉、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麻仁润肠丸、牛黄上清丸;
过敏类推荐药品:尤卓尔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息斯敏氯雷他定片、扑尔敏片;
外伤类推荐药品:复方薄荷脑软膏、云南白药创可贴、酒精消毒棉球;
慢性病推荐药品: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
如您旅途中需要急救,请及时拨打
或医院急诊科
END
来源:急诊科
编辑:高与俭
审核:刘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