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于急性肠炎,慢性肠炎在初期症状并不明显,而且很多人缺乏慢性肠炎的相关知识,以致出现了慢性肠炎的症状,如偶尔的腹泻腹痛等,并没有引起重视,导致贻误了最佳时机。那么,慢性肠炎有什么症状呢?我们有请深圳市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深圳市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胜光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
1.什么是慢性肠炎?
指出: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2.慢性肠炎有哪些具体症状?腹泻:
慢性肠炎的症状中,最常见的当属腹泻,每日可腹泻1次或数次。有的慢性肠炎患者只在早饭后暴发多次排便,其余时间无腹泻症状;也有些慢性肠炎患者,一日可腹泻十余次。
腹痛:
慢性肠炎出现腹部疼痛的部位多见左下腹或右上腹部;疼痛性质主诉不一,可呈绞痛、胀痛、剧痛、刺痛、紧缩痛等多种情形。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着。腹痛症状发作时,一般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而在排气、排便或灌肠后则可稍作缓解。
全身症状:
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等。
消化道症状:
包括上腹部胀满感、厌食、打嗝、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
精神表现:
出现心悸、乏力、嗜睡、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失眠、焦虑等精神表现。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慢性肠炎的症状,可见慢性肠炎还是有自己的特点的,只要大家了解该病的症状,在患上此病后就能在早期及时发现,在慢性肠炎的早期就对疾病进行治疗,大大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3.慢性肠炎的饮食原则1、注意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在日常饮食中应选用一些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鱼、蛋、豆制品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嫩叶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减少纤维的摄入,因为慢性肠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采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饮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营养,改善症状。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应食粥类、精米面类、鱼虾、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肠道得以休息。
2、慢性肠炎如有脱水低钠现象时,应及时补充淡盐水,食用菜叶汤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的丢失。
3、少纤维、低脂肪食物有促进肠蠕动、刺激肠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对肠道不利,故应限制。多油及脂肪类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又可使腹泻加重,所以油炸、烹调、油煎及肥肉类和食用油应控制用量。
4、慢性肠炎病人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5、慢性结肠炎病人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如鸡蛋、牛奶等,但食后腹泻加重,过敏源一时也分辨不清,因此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摸索规律,尽量不要食用。
6、排气、腹泻过强时,应少食糖及易产生发酵的食物:如薯类、豆类、牛奶等。
7、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①瘀阻肠络型
主证:泄泻日久,泻后不爽,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面色晦滞,口干不欲饮。舌边有瘀斑或舌质暗红,脉弦而涩。
治则:化瘀通络,和营止血。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味:
②肝旺脾虚
主证: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脑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
治则:抑肝扶脾
③脾胃虚弱
主证:病程多长,症见腹痛腹泻,时发时止,粪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兼有胸闷纳呆,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濡缓
治则:益气,健脾,和胃
④脾肾阳虚
主证:肠鸣、腹泻多在黎明前,畏寒,面色胱白,神疲体倦,腰酸,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其他疗法1.针灸疗法
(1)体针取脾俞、中脘、章门、天枢、足三里。肾虚者配命门、关元。用补法,可艾灸。每日1次。
(2)耳针取大肠、小肠、胃、脾、交感、神门,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2次。久病体弱者,可隔日1次。
2、食疗
白芍饮
配方:白芍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生姜10克、附片15克、红糖20克。
制作:1)将附片炙好,先煮30分钟去水;白芍、茯苓、白术、生姜洗净,切片。2)将以上药物放入炖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加入红糖搅匀即成。
食用:代茶饮用。
功效:消炎止泻,对慢性肠炎患者尤佳。
哈市白癜风医院白癜风能怎样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