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缺血性肠炎 >> 疾病常识>> >> 立秋时节话养生

立秋时节话养生

文章来源:缺血性肠炎   发布时间:2016-9-6 15:11:29   点击数:
  

立秋后虽然有些地方会刮起凉风,但因秋阳肆虐,很多地方天气还非常酷热,应严防“秋老虎”伤人。在饮食上要少吃葱、姜、蒜等辛辣食品,多吃酸味食品。选择漫步、太极拳、爬山等项目进行运动,以消除“秋乏”;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以消暑敛汗、健脾开胃。在精神方面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而伤肺。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秋燥之气易伤肺。因此,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度饮水是秋季润燥、防燥不可少的保养措施。饮水以少许频饮为佳,“润物细无声”才能对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气管产生更大的滋润作用。饮食宜养阴平淡,滋润多汁,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

时节起居养生:

早卧早起以敛阳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产生有一定意义。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10点入眠、凌晨5~6点起床为好。

使用空调须谨慎

立秋后天气照旧很酷热,很多人仍像夏季一样,使用空调来降温。需提示大家注意的是,立秋后尽可能不要在晚上睡觉时使用空调。由于立秋后虽然暑热未尽,但昼夜温差逐步加大,常常是白天酷热、夜间凉爽。如在晚上睡觉时使用空调,容易使人出现身热头痛、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另外,睡觉时也不宜对着门窗,避免遭到冷风侵袭而致病。

时节饮食养生:

宜少辛增酸

一旦立秋,湿黏不适之感不再,人们就有了吃点好吃的的想法,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民间流行“贴秋膘”,但是,秋季燥气流行,易伤津液,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说,肺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因此应适当吃点酸味食品,由于“酸入肝”,可以强盛肝木,避免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酸味食品可以收敛肝气,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但也不可过量。由于许多酸性食品,如醋、乌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发生胃溃疡、胃炎等病,对身体不利。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季肺气宜收不宜散,因此要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品。饮食上应当滋润为好。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等可以益胃生津,尤其适合。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气温还是比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当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增进脾胃功能的恢复。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疲倦、面色萎黄,此时无妨吃点增进脾胃功能的食品,如芡实、山药等。另外,在选择食品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

另外,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洁卫生,保护脾胃,多进温食,古书提到:形寒饮冷则伤肺。秋季天凉了,气温下落,脾胃阳气不足,再吃多了阴寒性质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致使阳气不振而腹泻、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凉的食品,以保护胃肠,保护肺脏。控制冷食、冷饮,以避免引发肠炎、痢疾等疾病。另外,不能猛吃大鱼大肉,水果也不能过食,以避免伤及肠胃。

多食滋阴润肺食品

立秋后燥气当令,燥邪易伤肺,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好,可适当食用芝麻、百合、等以滋阴润肺。另外,因立秋时暑热之气还未尽消,天气仍然闷热,故仍需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如绿豆汤、莲子粥、百合粥等,此类食品不但能消暑敛汗,还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

立秋穿衣春捂秋冻

我国自古以来流传“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正是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表现,适当地冻一冻。但是“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而是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但要以身体能接受为限度。此时虽有凉风时至,但气候变化无常,即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10里不同天”的情况。因此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秋季万物成熟是收获的美好时节,但秋季也是草叶枯落,花木凋零的季节。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在此时节人们心中最易引发凄凉,忧郁,烦躁等伤感情绪。因此,精神调养上要顺应季节特点,使肺气清降,适应秋季容平之气,避免秋季肃杀之气。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可常常和家人谈心,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有益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总之,在金秋季节,我们除享受凉爽的气候、丰收的果实之外,还要预防一些呼吸道疾患,避免秋燥伤肺,同时适当的进行科学的调养,不但可以强体健身,减少本身得病的机会,还可以减少慢性病的复发或加重,到达益寿延年的目的。

欲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znm.com/jbcs/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