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浅谈放射性肠炎

文章来源:缺血性肠炎   发布时间:2020-3-25 23:58:35   点击数:
  

放射治疗(放疗)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据相关文献报道约70%的肿瘤病人接受过放射治疗。随着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中应用的普及,其并发症之一的放射性肠炎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一、什么是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及腹膜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显示,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为5%一50%;按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放射性肠炎和慢性放射性肠炎。

二、为什么会造成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因素有:1、治疗相关因素:放疗剂量、放疗照射野、放疗方式、是否联合化疗等;放疗剂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2、患者自身状况:年龄、体表面积、是否有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炎症性肠病)、吸烟史及肠道手术史等。

三、放射性肠炎是怎么发生的

辐射对细胞的损伤可以是直接引起DNA链断裂;也可间接通过作用于细胞水分子,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的大量产生不但可以作用于细胞膜,导致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崩解,还可损伤线粒体,造成线粒体内呼吸链断裂,释放更多的自由基,导致细胞损伤,甚至DNA损伤。损伤主要包括:肠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肠黏膜下小动脉受损及肠壁组织慢性纤维化。

(图为不同放射性肠炎患者的肠镜下表现)

四、放射性肠炎有什么表现

放射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解粘液血便等;大体上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无明显的时间界限。急性期:病变多发生在照射期或照射后2个月内发生,此时患者多表现为反复的腹痛、腹胀,偶尔稀便;亚急性期:病变多发生在照射后2~12个月,此时患者多表现为腹痛、粘液血便等症状;慢性期:病变发生在照射12个月后,患者此时出现肠穿孔、肠瘘、肠梗阻、肠出血等顽固性病变。

五、放射性肠炎怎么治疗

(一)内科保守治疗:

适用于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或内镜下治疗的同步支持治疗。包括:1、营养支持;2、抗炎药物:5一氨基水杨酸;3、高压氧治疗;4、肠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5、促进肠黏膜代偿增生药物:如谷氨酰胺;6、肠道益生菌;7、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8、抗氧化剂:阿米福汀等。

(二)内镜治疗:

主要用于慢性放射性肠炎造成的顽固性出血,是目前临床上针对放射性肠炎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比较理想的一种微创治疗手段;主要的内镜治疗方法有电凝止血及氩离子凝固术(APC),后者原理为经离子化气体高频能量传送至组织,灼烧肠黏膜表面裸露扩张的毛细血管,使表层获得凝固效应,从而达到止血目的。目前APC已逐渐成为治疗放射性肠炎肠道出血的最佳选择之一。

(图为放射性肠炎患者行APC治疗前后)

(三)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的适应症:内科不能控制的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腹腔感染、肠瘘、小肠梗阻等;但外科手术常常存在高风险和高死亡率,患者的预后情况及生存质量均较差。

温馨提示

患有盆腔、腹腔及腹膜后恶性肿瘤的患者,在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持续的腹痛、腹泻、解粘液血便时,应尽早行电子肠镜检查,争取早期通过内镜下治疗或内科保守治疗,从而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关键。

文/叶渟渟

图/陈嘉韦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发现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znm.com/jbwh/1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