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冷风一吹,不少爷爷奶奶都反映胃不舒服,但在其他时候并没有这种症状。稍微喝点儿热水胃疼就会有所缓解,中医将其称为脾胃虚弱。如果怎么减肥都不起作用,可能就是脾胃阳虚了。
不少腹部疼痛、肠胃不适的症状都是脾胃阳虚引起的。尤其女性朋友本身阳气就不足,脾胃阳虚只会更加严重,老年人群更是如此,天一冷身体就吃不消,尽早就得穿上棉袄外套。
中医直言:脾胃阳虚的人,身体大多有3个症状
第一个症状就是舌头发白,两边齿痕严重。脾胃是人体水分的调节器,主要负责将水分运输到肾脏代谢,促进毒素排出。一般而言胃口不太好的人观察舌头可以发现舌苔厚腻、颜色偏淡,
如果脾胃阳虚功能下降,湿气严重就会流窜在口腔内,很多患者睡觉都会不自觉地张嘴呼吸,影响舌头的正常发育。除此之外患者的面部状态也不是很好,常常神情萎靡面色发黄。
第二个症状就是格外怕冷,异常多汗。健康的人群遇到阴冷的天气只会感到轻微的凉气,而脾胃阳虚的人群只要天气寒冷,就会特别的怕冷,穿得再多身体也无法保暖。
脾胃阳虚形成的湿邪在夜里通过机体内环境顺利排出,只能在汗腺异常的发散。这类人群睡眠的质量通常都不是特别好,盗汗惊梦都是常事,时间长了还会难以入睡,只能依靠安眠药缓解。
第三个症状就是大便发软不成形。正常人的大便软硬适中排泄也不会困难,而脾胃阳虚的人大便多是溏稀的状态,每次上完厕所总觉得没有排泄干净,时常还容易腹泻。
脾胃适合在温暖的环境下生存,如果身体内的寒湿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导致胃部消化滞缓,代谢食物的水分从肠道中运作排出。大便中水分过多还容易堆积在内壁,长期脾胃适合就易增加肠炎的风险。
中医教你2个调理脾胃阳虚的好方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适当的多吃桂圆。秋季养温去燥,桂圆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会同时进入心经和脾经,从源头改善湿气过重的现象。不过中医建议不要吃得太多,否则物极必反就容易上火。
桂圆的做法有很多,建议可以晚上粳米煮粥,放入5颗桂圆和8颗红枣,补血益气的同时降低上火的可能性,吃得放心补得安心,食疗进补帮助脾胃尽早恢复健康态。
第二个方法就是多泡脚。脾胃水气排不出,就得人为地促进干预。下班回家十分疲劳,可以坚持泡脚一个月,身体微微出汗就能将脾胃多余的水分排泄出去,还能促进睡眠。
脾胃虚弱有很多种内因,但是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是脾胃阳虚。中医已经介绍了三种常见的症状,如果你不幸在内,建议及时的从饮食和生活习惯出发,调理好脾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