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患者XXX,男性,45岁,主因间断头晕3周余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7-8年、高血压病史1年、脑梗死病史1年。
头颅CT示:右额叶、放射冠及双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或软化灶;
头核磁(MRI+DWI+MRA)示:
1、脑干、两侧额颞顶叶、放射冠、基底节、右侧小脑脑梗死并部分软化灶伴胶质增生。
2、脑室、脑沟及脑裂略宽、深,两侧侧脑室室旁白质疏松。
3、3D-TOF法MRA示:①两侧大脑后动脉、右侧大脑前动脉局部血流信号细弱;②右侧椎动脉颅内段血流信号未见显示,左侧椎动脉颅内段局部血流信号细弱。
颈椎动脉彩超示: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右侧椎动脉血流量低。
针对患者病情及检查结果,主任高志刚组织全科进行讨论,考虑到患者可能存在右侧椎动脉闭塞,左侧椎动脉狭窄,MRA可能为虚拟成像,应进一步行头颈部CTA检查明确血管具体情况。征得家属同意,在CT室优秀团队的努力下头颈部CTA成像清晰,发现右椎动脉起始段狭窄,左侧椎动脉与基底动脉汇合处狭窄,侧枝循环差。
鉴于患者病情危重,如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形成后循环梗死(小脑或脑干梗死),严重可危及生命。主任高志刚即刻请介入科主任张贵松进行会诊,并把影像学资料远医院,最后确定治疗方案:行脑血管造影,如情况允许,术中行椎动脉支架置入术。
由于患者血糖不稳定,请内分泌科殷士良主任进行用药指导,调整血糖,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患者血糖平稳,符合手术要求。
入院第10天,医院专家高峰及介入科主任张贵松共同操作,行脑血管造影及右侧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左侧椎动脉狭窄处球囊扩张,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无任何不适,术后3天出院,现状况良好。
脑血管造影是9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X线检查新技术,具有简便快捷、血管影响清晰,可选择拍片、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开展脑血管造影多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的椎动脉医院尚属领先水平。
我院神经内二科(十楼)创新思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先进的介入技术,避免患者去北京、天津、医院求医、四处奔波之苦,不但省时、省钱,也确保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真正做到了“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时刻为我县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咨询38(介入科)
撰稿:神经内二科刘子芳
编辑整理:外联部张兆红
审核校对:神经内二科刘子芳
外联部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